新华网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高层 理论 论坛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间 军事 港澳 台湾 图片 视频 娱乐 时尚 体育 汽车 科技 食品
韩国频道
首 页 内政经济文化军事地方外交社会科技评论韩语娱乐旅游时尚留学图片TV商务

韩国“奋斗姐”相夫教子25年后远赴三峡留学逐梦

2016年03月30日 20:13:12 来源: 荆楚网

  韩国“奋斗姐”康善喜在三峡大学图书馆内看书

  韩国“奋斗姐”康善喜在校园内赏花仍不忘带着书

  “奋斗姐”康善喜在三峡大学图书馆前

  三月的三峡大学,求索溪畔杨柳依依、桃花绽放,引来数万市民踏春赏花。而在该校就读的2014级研究生康善喜,在踏春拍照间,仍随身带着两本要看的书,自然中透着一股知性的优雅和好学。

  康善喜来自韩国,但与该校其他学生最大的不同却不是她的国籍,而是她已近48岁的年龄。在家相夫教子25年后,康善喜再拾自己的“汉语梦”,不远万里来到三峡大学留学,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学位。

  25年隔不断的汉语梦

  康善喜1968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父亲虽然只念过初中,却是中国传统文化迷,很喜欢写汉字。康善喜从小受到父亲的感染和熏陶,渐渐地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早早就在心中种下了一个汉语梦。

  她在初中、高中时认真学习写汉字,并于1985年进入韩国大邱庆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唐诗宋词等等。

  本以为就此走进自己“汉语梦”的康善喜,却在大学毕业后不得不屈从于社会和现实。在与大学时的恋人结婚后,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她不得不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而自己继续学习汉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梦想就此被搁置。

  即便是这样,康善喜还是利用空闲时间去韩国教汉语的私人书堂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等。这些经典,康善喜都视为珍宝,从中受益良多。

  当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先后读了大学,丈夫也忙于自己的工作,康善喜终于“闲”了下来。相夫教子25年后,康善喜决定到中国来留学,“追求自己作为‘人’真正的价值。”

  与丈夫和孩子们商量后,康善喜的计划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经与三峡大学有合作关系的韩国威德大学中文系成润淑教授推荐,康善喜于2014年9月来到三峡大学,开始了自己的留学逐梦生活。

  是“康妈”也是“奋斗姐”

  初来中国留学,康善喜的生活、学习遇到了不少困难。地处中国南方的宜昌,气候条件和韩国差异很大,没有室内地面供暖,空气潮湿,衣服、被褥总是潮乎乎的,康善喜对这里的生活并不是很适应。

  生活的困难康善喜并不畏惧,但突然转换而来的汉语环境却是一个大挑战。尽管自己曾学习中文,但完全处于现实的汉语国度,康善喜存在很大的听力障碍,和他人的交流也是在一个很缓慢的状态下进行。

  在学习方面,图书馆的书籍和韩国的放置顺序不一样,想在图书馆下载资料也不熟悉;写课程论文要阅读大量书籍,而她要一个月才能看完、理解一本中文书;更大的挑战是她的研究方向要求还要阅读大量的文言文古籍,这即便是对于一个中国中文系的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诸多的不适应、学业的挑战和对家人的思念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刚来不久时,因为语言不通连倾诉的朋友都没有,无助和孤寂时常袭来……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挡住康善喜求学的步伐。

  冬天湿冷,她便在房间各处放了除湿剂,一有机会就晒被子,还买了很多羽绒服;不会使用图书馆资源就找中国同学和图书馆管理员帮忙,慢慢地查找、借阅书籍和下载资料都不是难事。渐渐熟悉图书馆环境后,康善喜觉得在图书馆学习很舒服、很方便,于是她成了图书馆里的“泡馆”常客,甚至与图书馆里的好几位老师成为了好朋友。这不仅让她孤寂的情绪一扫而光,还有了汉语的练兵场。

  “第一次见到康善喜,就觉得有点特别,不太像中国人,每次在四楼看见她,都微笑点头,很有礼貌。”这是康善喜带给图书馆陈丽丽老师的第一印象。随着交往增多、了解深入,她发现康善喜“不认生,很快能和人打成一片”“ 性格特别好”“谦逊”“中文歌唱得特别好”,这让她更觉得喜欢。“康善喜这么大年纪了还在读书,学习执着,很有热情,我确实很佩服她!”

  于是,康善喜的生活有了新规律:她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去操场晨练半个小时,回来洗漱、吃饭,然后便是去图书馆学习。

  勤奋、谦逊而又执着的康善喜同样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她的导师罗凌博士说,“康善喜认真严谨的态度、在信仰上和专业研究上的追求将有助于她排除各类障碍,做出优秀的论文来!”

  因为她的年龄几乎和同级的研究生同学的妈妈们的年纪相仿,加上她待人亲切温和,同学们都亲热地喊她“康妈”。而“康妈”的勤奋执着也感染了很多中国学生。

  “在平常的生活中,康妈待人真诚热情,善于称赞别人,”文学与传媒学院2014级研究生李伟伟说,“康妈是我们心中的‘奋斗姐’,更是我们努力的榜样!”

  归国愿做中韩文化传递者

  不觉间,康善喜来到三峡大学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回首留学岁月,她说自己收获很多。“在韩国的时候不敢说汉语,来中国以后,打破了自己说汉语的压力和障碍。认识很多朋友,交流各自国家的饮食、服饰、文化等,也是一种收获。”

  随着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康善喜愈发喜欢上了中国文化,更发现想学的东西太多太多。

  她特别喜欢吃中国菜,到图书馆老师家学包饺子,接触并喜欢上了中国京剧;她喜欢中国的服饰,陈丽丽老师送给她一件旗袍,她爱不释手,还特地穿了这身旗袍去台湾旅游;而史立慧老师的一句宜昌话“倒拐子”更勾起了她学习宜昌方言的兴趣,想成为韩国浦项市会说宜昌话的第一个人……

  她说,如今中韩文化经贸及各方面交流频繁,自己学成归国后愿做中韩文化的传递者,为中韩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将来要是家乡浦项市和宜昌市有文化交流,自己很乐意当志愿者。受她的影响,在大学读英文系的儿子也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想要学习汉语。

  康善喜说,她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毕业论文完成后,带着家人游宜昌。“宜昌有很美丽的三峡风光,很多中国的诗人在这里留下了美丽的诗篇,我要带自己的家人来看看。”(通讯员余东山 张允)

 

推荐阅读:

第3届中日韩'东亚文化之都"交流活动开幕

不看就OUT啦!详解《太阳的后裔》10大爆红之谜

“新韩剧热”促两国文化交流 中韩青年走更近

一位文化学者眼中的韩流进阶史

【纠错】 [责任编辑: 田明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346135237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