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高层 理论 论坛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间 军事 港澳 台湾 图片 视频 娱乐 时尚 体育 汽车 科技 食品
韩国频道
首 页 内政经济文化军事地方外交社会科技评论韩语娱乐旅游时尚留学图片TV商务

分享至手机

走进韩遗骸发掘鉴识团:志愿军英魂,经这里回到祖国怀抱

2016年04月11日 08:20:46 来源: 环球时报

韩国国防部遗骸 发掘鉴识团的鉴别人 员在工作中。万宇摄

  送还: 有一位未回家发掘就将继续

  由于之前在分辨身份时并不对认定为“敌方”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基因检测,这引发韩国某议员对送还的遗骨是否全部是中国志愿军的质疑。该议员还在国会质询时指称“发掘出土的遗物和送还中国的遗物清单有差别”。据韩国YTN电视台报道,2015年12月21日,韩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将对送还中国的遗骨中是否混入了朝鲜士兵遗骸进行调查,但至今还没有更新进展。遗骸发掘鉴识团团长李学记曾表示,根据战史记录,当时发生的涟川郡的战斗双方是中国志愿军和美军,并没有朝鲜人民军和韩军参战,因此混入其他军人遗骨的可能性不大。至于删除的美军遗物很可能是中国缴获的战利品。

  一般来说,找到遗骸会被集中供奉在鉴识中心,已确认身份的韩军遗骨会被安葬在显忠院墓地,未确认的会暂时供奉在鉴识中心,3至4年后火葬移送至显忠院的忠魂堂。参战的“联合国军”遗骸会移交相关国家,中朝军人遗骸主要安置在坡州的“朝鲜和中国士兵墓地”。坡州墓地由韩国国防部管理,墓地总面积5204平方米,共安葬着1102具朝鲜和中国军人遗骨,其中有中国军人367名,他们的遗骸已全部送还中国。坡州墓地附近的村民称,“这里埋葬的都是些年轻人,战争已经过去,希望这些孩子能早日回归故土”。还有的表示,“普通人更应该珍视现在的和平”。

  对于牺牲的志愿军,李学记说:“60多年前发生的战争中,双方为了国家成为战场上的死敌,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希望这些烈士也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送还仪式每年定期举行,成为韩中两国友好、信赖关系的基础,我们对此感到十分欣慰。”“军人为国献身,国家当然对军人就要有无限的责任。”李学记团长如此强调发掘鉴别事业的意义。他表示,这些军人只要还有一位没有回家,发掘遗骸的事业就会继续下去,“这也是作为一名后人所必须做的”。在采访过程中,一位韩方研究人员还提到“许玉忠印”,他说发现印章时十分激动,“终于有了可以确认身份的证据,希望可以找到他的家人”。

  印章上的名字始终萦绕在记者的脑海中。在“抗美援朝纪念馆”网站上,记者搜索到许玉忠烈士的简单信息,烈士的生平如下:“许玉忠,男,汉族,籍贯曹寺镇赵官,生于1921年,逝世于(空白),1948年11月参加革命,所属部队60军543团。”虽然各种信息几乎可以确定印章的主人就是这位许玉忠烈士,但最终的确认可能还需要当时战友的证言和亲属DNA检测。

  采访中,李学记团长还介绍说,从2000年启动发掘至2015年12月31日,该团共发掘遗骨10354具,其中韩国军人9097名,“联合国军”13名,朝鲜人民军703名,中国人民志愿军541名。韩国军人确认身份的仅有109人,只占发掘遗骨总数的1.2%,可见确认身份之难。韩国军方统计,韩军阵亡未收殓的军人达13.3万人,但只收集到3万多的家属DNA。李学记再次强调说:“不少阵亡士兵年轻参战并无后人,兄弟姐妹可能也已去世,这是导致亲属采样率不高的原因。”据了解,由于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发掘鉴识团和各国在失踪人口调查、遗骨身份确认方面展开合作,参与过利比亚、阿塞拜疆等国的失踪人员的身份确认工作。【驻韩国特派记者 万宇】


时间轴:志愿军烈士忠魂归故里 那些令人动容的瞬间

第三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

空军2架歼-11战机为36位志愿军英灵归国护航

实拍|韩中双方交接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上一页 1 2 3  

【纠错】 [责任编辑: 毕秋兰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6011352663371